三菱全线退出中国, 格蓝迪或许你不知道但是帕杰罗和三菱动力呢?

  • 2025-08-01 00:16:24
  • 563

三菱终于退场了。

在之前广汽三菱破产重组之前,三菱就早早把所持有的股份甩给了广汽,退出了这家合资公司。如今,三菱更是决定全面退出中国市场——这里强调一下,全面退出中国的仅仅是三菱自动车株式会社,也就是三菱的汽车业务,汽车业务在三菱集团当中只占一小部分,什么三菱重工、三菱电机、甚至是什么三菱空调还有三菱电梯,并没有退出中国市场。

三菱汽车的退出意味着不但以后在国内买不到平行进口渠道之外的进口三菱车了,就连三菱进口车的官方授权维修业务都停止了,这一举措就意味着诸如三菱帕杰罗这一类进口车的维修保养会成为大问题,并且会直接影响到三菱进口车在二手市场的保值率。

如果三菱进口车保有量大,维修有利润,那么愿意提供服务的商家就会多;如果保有量太少,修车挣不到钱,那么商家肯定也就不愿意做。

现在看来,帕杰罗的保有量还是有一定规模的,你只要愿意找,一定可以找得到能提供帕杰罗维修服务的商家。但是诸如三菱格兰迪这样的偏门进口车,那就真的麻烦了。

不过对于广汽三菱欧蓝德这样的合资三菱车来说,售后维修和保值率都不会受到影响,因为这是广汽在兜底。毕竟广汽曾经公开承诺过提供十年的备件服务。

这里强调一下,之前说进口三菱车以后难修,主要是指外观事故件诸如保险杠、大灯、后视镜这类零部件不太好找,至于发动机这样的大件,维修基本上没问题。毕竟在中国市场,发动机变速箱最好修的车就两种,大众和三菱,如果有哪家修理店说他修不了三菱的发动机,你就可以学蜡笔小新的口气跟他说——三菱的发动机都修不了,还敢开店?

毕竟三菱的发动机在中国的市场上曾经占了半边天,远都不说,就连理想这样的造车新势力,也用过三菱的发动机。这一次三菱汽车退出中国,不仅仅是退出了在中国市场的整车销售以及维修服务业务,也退出了曾经最辉煌的发动机配套业务。

中国汽车工业最应该感谢的两个品牌就是大众和三菱,没有大众在中国的合资,中国就没有汽车工业——你不要跟我提红旗汽车,那能叫工业吗?那叫手搓!用手敲1000台发动机出来,能用的只有3台,就连雨刷臂这样的部件都要自己造。

后来大众和上汽合资之后,上海大众没有能力完成发动机国产化的配套任务,国家想到之前一汽红旗曾经自己手搓V8发动机,应该有一些经验吧,于是想让一汽红旗承担上海大众的发动机配套业务,结果一汽红旗一看,一年要20000台,直接表示做不了——因为一汽红旗手搓发动机的能力上限也就一年几百台。

站在今天的角度看,一年区区两万台汽车发动机的产能,那都上不得台面。

看一个国家是否具备汽车工业能力,最重要的指标就是看一个国家是否具备汽车产业供应配套能力,手搓汽车那不叫工业。大众养活了中国的配套供应链,但是在发动机这一块,大众无能为力,因为大众自己造的发动机都不够用,更别说对外供应给其他车企了。

所以这个时候,三菱就站出来了。1996年,沈阳航天三菱发动机公司成立,1997年,东安三菱发动机公司成立,这两家发动机公司,一度供应了中国市场上一半的发动机。

这就是“三菱能顶半边天”这句话的由来。

但凡造过燃油车的中国本土车企,只要你能叫出名,都用过三菱发动机——北汽、一汽、东风、上汽、广汽、长安、吉利、比亚迪、奇瑞、力帆、中华、众泰、江淮、五菱、昌河等等等等。

那个时候消费者如果走进中国自主品牌4s店里,4s店的销售会很自豪地告诉你展厅内的车用的是三菱动力。当年车企在媒体宣传时都会强调“采用三菱4G6系列发动机”,并以此为卖点——甚至还有个别车企把这四个字做成尾标贴在车屁股,颇有“Intel Inside”的那种优越感在里面……这和车企后来拼命宣传自研发动机形成鲜明对比。

没有三菱发动机,就没有中国自主车企的诞生和成长,就没有如今的全球第一汽车工业大国,更不会有欧美车企在当今中国汽车技术优势面前的瑟瑟发抖!

如今,三菱汽车全面退出中国,就意味着曾经在中国市场顶半边天的三菱发动机业务已经不赚钱。当然,三菱的退出并不意味着两家发动机工厂停产,三菱只是退出在这些工厂的股份而已(早在2021年三菱就已经退出东安三菱),毕竟这两家工厂依旧在给北汽、东风还有长安供货。

有消息称,退出中国市场之后,三菱会将注意力放在东南亚和大洋洲市场。

之前说了,没有大众就没有中国的汽车工业,那么,没有三菱就没有中国的自主品牌。三菱汽车汽车对于中国汽车工业来说是有大功劳的,每一个中国汽车人都应该感谢三菱汽车。

所以,三菱汽车,一路走好。